慢性腎衰竭:
腎功能損害分期:
1、腎儲備能力下降期,GFR減少至正常的約50%~80%,血肌酐正常,患者無癥狀
2、氮質血癥期,是腎衰早期,GFR減少至正常的約25%~50%,出現氮質血癥,血肌酐高于正常,但<450umol/L,通常無明顯癥狀,可有輕度貧血、多尿和夜尿
3、腎衰竭期,GFR減少至正常的約10%~25%,血肌酐顯著升高,貧血較明顯,夜尿增多及水電解質失調,可有輕度胃腸道、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癥狀4尿毒癥期,是腎衰竭晚期,GFR減少至正常的10%以下,血肌酐>707umol/L,腎衰的臨床表現和血生化異常一十分顯著。
臨床表現:
腎衰的早期,除血肌酐升高外,往往無臨床癥狀,而僅表現為基礎疾病的癥狀。
一、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
1、鈉水平衡失調。
2、鉀的平衡失調,高鉀血癥見于:(1)應用抑制腎排鉀的藥物(2)攝入鉀增加或庫存血(3)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癥科導致嚴重心律失常,T波高尖。
3、代謝性酸中毒,腎衰時代謝產物排泄障礙而潴留,腎小管分泌氫離子的功能缺陷和腎小管制造NH+能力差,則可有較明顯癥狀,如食欲不振、嘔吐、虛弱無力、呼吸深長,嚴重者開葷魔、心力衰竭和(或)血壓下降。
4、鈣和磷的平衡(低鈣高磷)。
二個系統針狀。
1、心血管和肺癥狀(1、高血壓和左心室肥大2、心力衰竭3、心包炎4、動脈粥樣硬化5、呼吸系統癥狀:呼吸深大,炎癥等)
2、血液系統表現:①貧血,尿毒癥必有的癥狀,腎衰貧血的原因有:腎產生紅細胞生成素減少;鐵的攝入減少;血液透析過程失血或頻繁抽血化驗;腎衰時紅細胞生存時間縮短;葉酸缺乏;體內缺乏蛋白質。尿毒癥毒素對骨髓的抑制等。②出血傾向③白細胞異常
3、神經、肌肉系統癥狀:批發、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是腎衰竭早期癥狀之一,后期癥狀:記憶力減退,譫妄,抽搐,昏迷;颊叱S屑o力,深反射遲鈍或消失,下肢無力,有時為燒灼感或疼痛感。
4、胃腸的癥狀,是早期和最常見的癥狀,食欲不振是早期癥狀。有惡心和嘔吐。
5、皮膚癥狀,皮膚瘙癢是常見癥狀,尿毒癥面容,可能與繼發性甲旁亢有關
6、骨性營養不良癥,包括:纖維骨性炎、腎行骨軟化、骨質疏松和腎性骨硬化癥。腎行骨病看引起骨痛、行走不便和自發性骨折
7、內分泌失調
8、易于并發感染。
診斷:
促使腎功能惡化的因素
1、血容量不足
2、感染
3、尿路梗阻
4、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嚴重心率失常
5、腎毒性藥物
6、急性應激狀態
7、高血壓
8、高鈣血癥。
治療:
1、治療基礎疾病和慢性腎衰竭惡化因素
2、延緩慢性腎衰竭的發展
3、并發癥的治療
高鉀血癥的治療:應首先治療引起高鉀血癥的原因,首先用10%葡萄糖酸鈣20ml,稀釋后緩慢注射:接著用5%碳酸氫鈉100ml靜脈推注,5分鐘注射完:然后用50%葡萄糖50-100ml加普通胰島素6-12U靜脈推注,上述處理后做透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