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X線檢查:胸部X線檢查是診斷肺結核的常規首選方法。肺結核的影像學特點是病變多發生在上葉的尖后段、下葉的背段和后基底段,密度不均勻、邊緣較清晰、變化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2) CT:能提高分辨率,對病變細微特征進行評價。常用于對肺結核的診斷以及與其他胸部疾病的鑒別。
(3)痰涂片檢查:是簡單、快速、易行和可靠的方法,但欠敏感。痰中含菌量>5000 —10000個/ml可呈陽性結果。痰涂片檢查陽性只能說明痰中含有抗酸桿菌,不能區分是結核分枝桿菌還是非結核性分枝桿菌,由于非結核性分枝桿菌致病的機會非常少,故痰中檢出抗酸桿菌對診斷肺結核有極重要的意義。
(4)痰結核桿菌培養:是診斷結核病的金標準,但費時較長,一般為2-8周,臨床上少用。
(5)纖支鏡檢查:常用于支氣管結核和淋巴結支氣管瘺的診斷,可以取活組織檢查。
(6)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該試驗廣泛用于檢出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而非檢出結核病。結核菌素試驗對兒童、少年和青年的結核病診斷有參考意義。由于我國廣泛推行卡介苗接種,結核菌素試驗陽性不能區分是結核分枝桿菌的自然感染還是卡介苗接種的免疫反應。因此,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僅對未接種卡介苗的嬰幼兒的診斷較有價值。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后需4-8周才能建立充分的變態反應,在此之前,結核菌素試驗可呈陰性;營養不良、HIV感染、麻疹、水痘、癌癥、嚴重的細菌感染(包括重癥結核病如粟粒性結核病、結核性腦膜炎)等,結核菌素試驗結果則多為陰性或弱陽性。
(7)Y—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s) 通過特異性抗原ESAT-6和GFP-10與全血細胞共同孵育,然后檢測Y—干擾素水平,可以區分結核分枝桿菌的自然感染與卡介苗接種和大部分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因此診斷結核感染的特異性明顯高于PPD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