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風濕病基本病理變化
(1)分期:風濕病主要累及結締組織的膠原纖維,以心臟、血管、漿膜病變最明顯,按病程可分為三期。
變質滲出期 | 增生期 | 纖維化期 | |
別稱 | — | 肉芽腫期 | 硬化期 |
病程 | 持續1個月(早期病變) | 持續2~3月 | 持續2~3月 |
病理特征 | 膠原的纖維素樣壞死 | Aschoff 小體形成 | 梭形瘢痕形成 |
其他病變 |
結締組織基質的黏液樣變性 漿液纖維素滲出 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浸潤 |
心肌間質、心內膜、皮下結締組織中出現特征性風濕小體 |
風濕小體內的壞死細胞被吸收 風濕小體纖維化 最后形成梭形小瘢痕 |
組成 |
①Aschoff細胞(阿紹夫細胞、風濕細胞):細胞體積大,圓形;胞質豐富,嗜堿性;核大,圓形或橢圓形;核膜清晰,染色質集于中央,核的橫切面似梟眼,縱切面呈毛蟲樣 ②少量T淋巴細胞;③漿細胞等 |
部位 | 風濕小體多位于纖維素樣壞死灶內;在心肌間質內,Aschoff細胞多位于小血管旁 |
形態 | 呈梭形,風濕小體中心含有腫脹和纖維素樣壞死的膠原纖維,周圍有組織細胞和纖維母細胞增生 |
來源 | 風濕細胞為巨噬細胞源性,在纖維素樣壞死基礎上,巨噬細胞增生、吞噬纖維素樣壞死物質后形成因鏡下可見單核、雙核或多核,有人將多核者稱之為Aschoff巨細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