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第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是指針對病因所采取的預防措施。如果在疾病的因子還沒有進入環境之前就采取預防性措施,稱為根本性預防。
②第二級預防:在疾病的臨床前期做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三早預防工作。對于傳染病,還需做到疫情早報告及病人早隔離,即五早。
③第三級預防:對已患病的病人,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防止病情惡化,預防并發癥和傷殘。
任何疾病,無論其致病因子是否明確,都應強調第一級預防。如大骨節病、克山病等,其病因尚未確定,但綜合性的第一級預防還是有效的。又如腫瘤,更需要第一級和第二級預防。有些疾病,病因明確而且是人為的,如職業病、醫源性疾病,采取第一級預防,較易見效。
屬于第一級預防的是:
A.孕期婦女補充葉酸
B.高血壓患者的早期診斷
C.糖尿病患者的篩檢
D.乳腺癌的篩檢
E.COPD患者的康復護理指導
答案:A
解析:疾病的預防采取三級預防策略。①第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孕婦易發巨幼細胞貧血,因此在妊娠期補充葉酸,即為病因預防,也就是一級預防(A)。②高血壓患者的早期診斷、糖尿病和乳腺癌的篩檢是為了早期發現疾病,均屬于第二級預防。③COPD患者的康復護理指導屬于確診后的治療措施之一,因此屬于第三級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