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菌食物中毒 |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 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 | 變形桿菌食物中毒 | |
病原菌 | 革蘭陰性桿菌 | 革蘭陰性桿菌 | 革蘭陽性球菌 | 革蘭陰性桿菌 |
季節性 | 夏秋季最常見 | 7~9月最常見 | 夏秋季最常見 | 7~9月最常見 |
食品種類 |
動物性食品 特別是畜肉類、禽肉 |
主要是海產品 以墨魚、帶魚、蝦蟹多見 |
乳、乳制品 肉類、剩飯等 |
動物性食品,特別是熟肉、內臟的熟制品 |
病原分布 | 水、土壤 | 沿海地區 | 自然界、鼻腔、咽、消化道 | 自然界、人或動物的腸道 |
潛伏期 | 4~48小時 | 2~40h(14~20h) | 2~5小時 | 12~16小時 |
臨床表現 | 惡心嘔吐,腹瀉數次至10余次/日,水樣便,黏液或血便,發熱 | 上腹部疼痛,水樣便,血水樣,黏液或膿血便,里急后重不明顯 | 惡心嘔吐,嘔吐物呈膽汁樣或含血黏液,體溫多正;蚵愿 | 惡心嘔吐,臍周陣發性劇烈絞痛,水樣便,黏液,惡臭,數次/日 |
A.剩米飯
B.罐頭
C.海產品和鹽漬食品
D.家庭自制豆制品
E.禽肉類及其制品
答案:C
解析:①導致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最容易污染的食品主要是海產品,以墨魚、帶魚、蝦蟹多見(C)。②剩米飯易導致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禽肉類及其制品易導致沙門菌食物中毒。